战略院举办“我国工程科技人才若干重大问题咨询研究”专家研讨会

发布者:张馨玉发布时间:2016-01-07浏览次数:972

 

 2016年1月6日下午,工程院重点项目《我国工程科技人才若干重大问题咨询研究》专家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信息中心C楼1202室举行。清华大学王孙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庆教授、浙江大学刘继荣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曲绍卫教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继续教育处罗晨老师、《高等工程教育》姜嘉乐常务副主编,以及工程院教育工作办公室刘玮副主任和马守磊老师受邀参会。

  会议由战略院常务副院长魏江教授主持,姚威老师代表课题组,从研究的背景、总体思路、政策建议和延续性分析等方面向各位专家汇报了本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项目是对教育委员会2013年的五项咨询项目的整合、深化与凝练,其目的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各位专家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对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建议。

  王孙禺教授、姜嘉乐老师等指出,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要在时代背景下考虑。从国际上看,美国提出迎接新硬件时代,德国提出建设工业4.0,英国提出工业2050概念,体现了回归制造、回归工程的思想。同时,中国提出“智造2025”理念,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要抓住这一重要时代背景研究工程教育问题。

  王沛民教授认为,工程教育系统不仅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继续教育几个阶段,还应考虑k-12教育与专科教育,它们是工程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王孙禺教授也认为,k-12阶段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欲望,而目前教育界在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欲望方面基本是空白。

  雷庆教授指出,工程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学生对工程的兴趣不高有很大关系。学生对工程兴趣不高这一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问题。学生对工程的兴趣是其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关键。

  各位专家基本较为赞同构建“工程教育生态系统”的新理念,认为由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各子系统要保持活力和有机联系,并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在工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做了深入探讨。其中,王沛民教授特别强调将学生纳入工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此外,专家们还对研究报告的结构框架、逻辑、文风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战略院魏江教授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提升本研究做了总结归纳。本次研讨会为项目报告的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深化了战略院学生对工程教育及其存在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吴蓝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