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会科学研究院党总支第二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建工作制度为遵循,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常态化
1.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结合单位实际,支部认真研究制定2018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分阶段研讨重点工作。快速响应学校要求,及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统计、理论宣讲情况总结等工作。分学期做好党建工作总结,在单位总结报告会上汇报重点工作。认真做好党支部委员会议、党员大会、党员活动等情况记录,及时在网上党员之家公布。2018年度,召开支部委员会9次,党员大会10次(其中党课4次),党日活动6次。
2.扎实推进党员管理工作。坚持党员发展标准,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做好1位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教育工作。按规定做好2位新进党员教职工的党组织关系接转,完成1位出国(境)党员党籍保留手续,认真落实好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及党员个人信息更新工作。遵照学校要求,按时收缴党费,并据实做好党费收缴登记。
二、以提升能力修养为基础,巩固加强学习型支部建设
1.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活动。支部根据工作实际及需要,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扎实推进党员教育。2018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暑期工作会议、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并校发展二十周年座谈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近10次;组织教职工观看“学习新思想 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视频授课,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积极动员全体党员利用机关党委微信学习平台、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自学。
2.积极加强先进典型学习。组织教职工参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学习“浙大人”聚焦一流、勇立潮头的创新创业先锋精神。组织党员参观东北抗日联军博物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学习领会革命先烈英勇抗敌的革命精神。组织师生赴“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参观,实地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和“绿水青山”发展之路,学习领悟安吉人民抓住机遇勇于担当、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发展精神。
三、以建设高端智库为依托,深入推进研究型支部建设
1.贯彻实施全员研究制度。根据院内教职工的学科背景、研究专长、兴趣爱好,推动工程教育、大学发展战略和科教管理三个研究小组组建,逐步完善定期与不定期、组内与组间相结合的研讨交流机制,鼓励全员参与政策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全体交流研讨会,2018年,围绕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中的德育教育、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主题,共计召开14次研讨会。
2.不断加强理论思想研究。鼓励党员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018年,受科技部委托,支部成员承担了国家高端智库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四、以一流服务师生为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型支部建设
1.增强为校为师服务意识。引导党员聚焦一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2018年,面向学校发展需求自主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研究,由党员牵头承担《面向2035的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浙江大学中长期资源拓展与优化配置研究》等多项课题。面向学校建设研究型机关、提高机关战略谋划能力的要求,研究提出《关于提升浙江大学职能部门和院系战略谋划能力的若干建议》。支部深入贯彻实施“事业之友”制度,继续创新“研究岗+行政岗”教职工党员2人结对1位群众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共有8位党员教职工结对4位非党员教职工,通过全员研究制度、不定期交流研讨,加强党员教职工对非党员教职工课题研究、政策研究、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提升非党员教职工的研究能力与业务水平。通过开展体育健身、集体生日会、谈心谈话等活动,增进党员教职工与非党员教职工的交流,及时听取非党员教职工的心声,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2.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学生。支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与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的结对工作,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支部鼓励教师主动申报“新生之友”,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018年,本单位共有4人成功申报“新生之友”,其中党员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