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张馨玉发布时间:2023-12-28浏览次数: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程教育、工程科技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工程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撑,促进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于2023年6月3日组织召开“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中国工程院二局教育处(综合处)处长王晓俊、中国工程院二局咨询与评估处处长马守磊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孙禺,浙江大学科教发展研究中心王沛民,国研室教科文卫司司长、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侯万军,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朱佳斌以及“工程教育学”首批试点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炜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教授发表致辞指出,设置工程教育学是建设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他强调,浙江大学有着深厚的工程教育学底蕴,具有培养工程教育学人才的学术基础、师资队伍和丰富经验,在聚焦国家对于工程教育人才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实际和工程教育实践,聚合优势学科建设资源的基础上,规划了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工程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比较工程教育研究及工程教育史四大特色学科方向,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目标。学校将大力支持工程教育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资源保障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撑。

浙江大学“工程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叶民教授首先围绕《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构建若干问题》作主题发言,从理论建构的基本逻辑、中国特色的“独特性”、理论建构的若干问题、理论建构的准备工作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工程教育学”学科、探讨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理论构建的紧迫性、可行性和着力点。他指出,“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好工程教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中国特色,把握好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知识体系,解决中国工程教育现实问题,这是“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各兄弟高校的试点目标和共同责任。

清华大学国家工程教育多学科交叉创新引智基地执行主任林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雷庆、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王茹、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杨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胡德鑫、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李冲、南京师范大学工程教育中心主任顾建军、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郭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研究所所长朱新卓、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等“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代表,围绕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理论体系和首批人才招生、培养工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平台与专题研究分工;建立教学、课程、教材等资源建设共享机制;各校学科建设的目标与特色;生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前沿与工程教育文化环境等重要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发言中指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工程教育学”终于被写入了国家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工程教育”的重视。“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建设要凝聚各方力量,建立自主的工程教育理论体系、解决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要与工程相关学科、企业深度融合,探索学科交叉、本土自主的知识体系,搭建产教融合、系统集成的实训平台,培养能在关键技术、重要工程上实现突破的人,同时加强宏观政策研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
浙江大学“工程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叶民教授向参会领导和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次“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交流深入、氛围热烈,形成了若干共识。大家均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牢记使命,加强交流沟通,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卓越工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我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婵,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凌,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国际合作主任姚威,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学科与教学主任李拓宇以及各试点单位“工程教育学”师生代表参加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