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新闻  最新动态

创新范式变革与科教融合发展暨第十六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顺利举办

来源: 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作者: 发表时间: 2022-04-26 阅读数: 319

       202242223日,创新范式变革与科教融合发展暨第十六届科教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科技部战略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浙江大学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协办,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启真智库(民盟中央-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科教发展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机构、企业的参会人员,围绕“创新范式变革与科教融合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线数据显示,本次会议受到了73万余人的关注。



      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担任会议主席,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魏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炜分别主持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中国工程院副局长樊新岩以及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民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报告。

领导致辞

   姜恩来表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是高等工程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要深化对工程教育、职业教育自身规律性认识,提升教师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优化升级教育教学方案,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充分交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工程教育强国赋能助力。

   樊新岩表示,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深刻认识科教融合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度关注科研教学融合发展,推进知识传授与知识创造有机融合是当前科教融合的重中之重。衷心期待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为科教融合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新视野新思想,希望通过融合创新,形成新的工程教育范式,全面推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叶民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浙江大学立足“两个大局”,将心怀“国之大者”的自觉担当转化为服务全球发展、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的坚定行动,持续深化有组织创新,加快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探讨,能为国家创新范式变革与科教融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为国际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提供“中国方案”。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原校长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美国工程教育协会主席、密歇根理工大学教授AdrienneR. Minerick,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所长潘教峰,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女士,伦敦大学客座教授、IEEE教育汇刊副主编Shannon Chance,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竣,非洲工程教育协会主席、拉各斯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FunsoFalade11位嘉宾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作主题报告。

专家观点

   吴朝晖校长作题为“发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功能 支撑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报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总体人才观,从战略科技人才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高等院校与科技自立自强以及战略人才之间的关系以及浙江大学实施人才强校以推进五大战略的实施,探讨汇聚人才支撑,推进科技创新的基本问题。并指出要发挥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在当前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当中汇聚高端人才的作用,助力实现“两个中心、一个高地”目标的达成。

   李培根院士通过线上参会的方式作题为“超越——谈创新范式与工程教育的变革”的报告。他指出,在工程教育变革中,要超越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要超越确定性问题、结构化问题、固定模式问题,进而处理非确定问题、非固定模式问题。还需超越常规的因果关系与思维方式,进而处理一些关联关系,体现更多批判性思维与整合思维等。需要将一系列超越意识融入课程与教材之中,以实现工程教育的超越。

   陈晓红院士以线上参会形式分享“数字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报告。她从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技术在现代社会与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面向数字经济的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局与人才培养创新做出了阐释,并呼吁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背景下,有关各方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创新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升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

       AdrienneR. Minerick教授通过线上视频录制的方式作题为“美国工程教育与重塑工程文化包容系统思维未来工程的必要性”(American Society forEngineering Education & Re-Crafting Engineering Culture to Embrace SystemsThinking: A Necessity for Engineering for the Future)的主题报告。她主要从社群与交流、创新与卓越、公共政策与宣传、大学开放与包容以及可持续财务与内部组织五个方面阐释了ASEE的战略目标,以及为未来工程教育发展实施文化系统层面的变革性举措。

   潘教峰院长以线上参会形式分享“大变局下的创新转型”报告。他指出,人类的文明进步、全球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科技创新均处在重大的转折期,面对百年大变局下的全球创新转型,我国科技创新要加快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从跟踪追赶向创新引领的根本型转变。二是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更大跨越,促进从点的突破向系统创新的转变。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实现重技术应用向重基础能力转变。四是在创新环境上打造更具效率、更加高效创新生态系统,向重普惠环境转变。

       计湘婷副总监作题为“百度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她详细介绍了百度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并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百度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改革、保障支持上的智慧产教合作,如百度云智教育师资培训、飞桨AI Studio实训平台、国际大数据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百度奖学金等,并指出AI时代企业对人才的学习从“技能型”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变,更加关注人才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业务理解能力等。

       Shannon Chance教授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分享“英国土木工程师的全球责任意识习得以应对全球性挑战”报告。Shannon指出,土木工程师主要从正式教育和工作两种途径习得全球责任,并基于调查数据将全球责任意识分为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和可持续经济三个部分,认为全球责任的直接目标就是减小损失。最后,Shannon强调要通过将环境、社会和道德意识整合到工程师的发展培养过程中,鼓励在企业和工程师中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标杆管理等举措以应对能力范围有限、资源工具匮乏、壁垒严重、潜在腐败等全球性挑战。

      苏竣教授作题为“深化科教融合,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的报告。他介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态势,指出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科技创新的“双刃剑”效应。他提出“技术是中性的,算法是无辜的,资本是逐利的”观点,认为要关注技术的社会影响,并利用社会实验这一科学方法推动智能技术和智能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这一路径,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社会治理和人才培养,并构建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

       Funso Falade教授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分享非洲科学与工程教育整合模型的新发展趋势” 报告。他介绍了工程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对科学与工程教育、课程整合进行了描述和定义,认为基于问题的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工程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他介绍了包含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结果的学习和基于技术的四种学习方法,并总结得出课程整合或跨学科的课程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提升效率。

      郭伟杰副总经理作题为“产教融合助力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报告。他展示了当前云计算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职业种类创新上的发展态势,分享了阿里云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提出产教融合是解决关键技术高水平人才短缺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渠道。他介绍了阿里云的产教融合核心理念:做实四类融合,实现产业-岗位-技能-科研&教学的链路融通,具体举措包括设立达摩院青橙奖、设立产协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写关键技术领域教材、建设云上实践平台等,并表示希望进一步扩大校企联合培养专项规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Bala Maheswaran教授以视频录制的形式分享工程创新与创业项目中的经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应用” 报告。他介绍了经验式学习和互动式学习的概念,指出工程创新与创业项目的目标在于通过项目式学习、概念式学习、小组式学习和技能知识整合式学习方法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使用真实情境改革工程教育。他介绍并展示了美国东北大学程创新与创业项目的课程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研讨会、客座教授讲座、企业项目合作等,最后强调与产业实践的创新协作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质。

        23日上午,国家创新体系与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圆桌论坛“创新范式变革与新型校企合作圆桌论坛”“第一届中国科教战略博士生论坛”“面向‘十四五’的新工科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论坛”“产教融合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论坛”同时举行。受邀嘉宾就相关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并对创新科研范式变革、新工科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产教融合急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诸多深刻的见解。论坛推动了校际间工程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产教间融合经验的传播与学习、范式变革下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实践。五个分论坛共计100余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